摘帽,不等于一笔勾销!
又一家上市公司,大股东乘着股价大涨的东风,减持套现了。而且还是一家刚刚“摘帽”的公司。
在摘帽并重新被纳入港股通后,山东墨龙A股收出连续三个涨停板,没有涨跌幅限制的H股四天最大涨幅一度达到476%。与此同时,公司第二大股东大手笔减持套现。
就在5月8日晚,山东墨龙公告,公司大股东智梦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于5月7日、5月8日两天合计减持了占公司总股本13.39%的股份,一把套现数亿元。本次减持完成后,智梦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448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62%。也就说,仅仅两天时间,大股东就减持了手上的七成股票!
要说这减持时间,不能说非常精准,只能说“候分掐数”,分秒不差!
4月29日,山东墨龙发布了公司股票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暨停复牌的公告,称公司股票自5月6日开市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ST墨龙”变更为“山东墨龙”。当日以及此后两天时间都以涨停收盘,大股东也在同时减持,直到昨天晚上减持消息披露,公司A股股价开盘一度上涨,此后转头向下,午后一度跌停,没想到突然被拉起后又下跌,最终收跌7.76%。
A股连续三天涨停
图片来源:东财网
和A股相比,在没有涨跌停的港股,情况更为惊险刺激:公司股价的最高点出现在5月7日,达到7.55元/股,四天时间里最大涨幅达到476%。但此后同样急转直下,当日收跌6.37%,此后更是连续两天大跌,主打一个“玩的就是心跳”,难道是港股的投资者更敏锐,提前一两天嗅到了风声,果断先跑为敬?
在股吧里,各路投资者对这种“涨停出货”的行为也是褒贬不一,有的喊“快跑”,也有人认为“这是起飞的前夜”,态度不一,当然这也可以理解——大股东减持,以为是“高位套现”,结果是倒在了大涨前夕的例子还少么?不可预测性,也是股市的魅力之一!
图片来源:股吧 ]article_adlist-->
出售资产,终于摘帽?
公司这一轮大涨,显然和“摘帽”密不可分,而要弄清楚它为什么“摘帽”,首先要弄清楚它为什么“戴帽”。
资料显示,山东墨龙是一家能源装备制造与服务商,目前已形成完整的石油机械研发设计、加工制造、技术服务产业链。长期以来,公司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陕西延长、国内工程机械制造商以及国外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于2004年4月在港交所上市创牛配资,2010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
但近年来,公司经营遇到了一些问题:公司主营油气钻采设备,其业绩与国际油价及国内油气资本开支高度相关。2021年后,国际油价波动叠加国内能源结构调整,导致油气装备需求疲软,订单量大幅下滑,进而导致公司业绩严重承压。
2021至2023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69亿元、-4.25亿元、-5.69亿元,连续三年亏损。并且同时资不抵债:截至2023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88.4%,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28.74亿元,净资产为-8.15亿。
图片来源:东财网
针对2023年业绩巨亏,公司曾表示,“主要原因系公司产品订单不足,导致产品销量同比下降且营业收入减少;因各生产线开工不足,相关成本费用增加,导致产品综合毛利率下降”。
亏损子公司拖累,也是公司此前巨亏的重要原因:旗下寿光宝隆、寿光懋隆等子公司连续多年亏损。例如,寿光宝隆2022年亏损9515.8万元,2023年前三季度再亏3097.83万元,寿光懋隆则因从力拓引进的HIsmelt技术商业化失败成为“出血点”。在公司2023年5亿元的亏损中,仅这两家子公司合计亏损超2亿元。
连续三年巨亏,引发审计机构担忧:2023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存在重大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审计机构出具了带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自此,公司“喜提”ST帽一枚!
这么亏下去总不是办法:整个2024年,公司完成寿光宝隆、威海宝隆等子公司股权出售,产生非经常性损益约2.6亿元,并增加资本公积1.12亿元,显著改善资产负债表,同时“三费”也有了明显改善:同比下降35.61%,表明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成功。
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3.56亿元,同比增长2.95%;归母净利润仍亏损4369.98万元,已较上年大幅减亏,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5.56亿元变为亏损3.11亿元,同样有所下降。
到了2025年一季度,一季度营业收入2.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51%;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491.31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6764万元增长92.74%;总资产和净资产均较去年同期增长。总体来说,业绩呈现向好态势!
2024年年报披露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认为公司2023年度审计报告中“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的影响已经消除。因此,ST墨龙向深交所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并获得通过,也就是“摘帽”!
后ST时代,公司仍需面对
不过,摘帽不是结束,只是开始:深交所关注到,截至2024年末,山东墨龙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4.92亿元,未分配利润为-14.7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9.68%,一年内需要偿付的有息负债约14.48亿元。此外,尚涉及部分业务纠纷及诉讼导致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部分资产被查封。对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详细分析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事项消除的原因及合理性。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被ST墨龙寄予厚望并投入大量资金的HIsmelt技术,也随着寿光懋隆的剥离而被公司彻底放弃。该技术由寿光懋隆由澳大利亚力拓引进,可从根本上摒弃传统冶金行业长流程高污染的冶炼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但200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力拓关停了工厂并放弃了这项技术。
在2024年4月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还信心满满表示“要积极推进HIsmelt熔融还原技术在钢铁冶炼等领域的应用与推广相关工作,未来将持续加大HIsmelt技术的推广力度,并与邢钢签署了《技术实施许可合同》”。没想到一年不到,公司已经彻底和这项技术说“再见”,看来比起未来,先要保住的是明天!
据媒体报道,2020年11月,山东墨龙曾将部分土地使用权及固定资产出售给寿光蔬菜公司,转让价格合计高达5.03亿元。其中标的之一便是一块位于寿光市兴尚路东侧的工业用地,面积为10.92万平方米。就这5.03亿元,撑起了山东墨龙当年的“体面”——要知道,公司当年扣非净利润高达2.67亿元!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四年之后,一块位于寿光市兴尚路东侧,同样是10.92万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被寿光蔬菜公司作为债权转让的对价转让给ST墨龙。而面积相同的两块地,其实恰恰是同一块地,经过四年时间,又回到了公司手中。
那么这次公司买回这块地花了多少钱呢?据相关公告,今年2月,ST墨龙将1.69亿元债权转让给由寿光市财政局100%持股的寿光蔬菜公司,交易对价包括8400万元现金及评估价值8511.98万元的土地及房产。没错,就是这块四年倒来倒去的地!而相关问题,也已经引发深交所问询。
深交所之所以问询这块地,背景还是债务纠纷:原来2024年公司出售寿光宝隆70%股权、威海宝隆98.0769%股权、寿光懋隆100%股权后,分别被动形成对外财务资助 4.62 亿元、1434.57万元和7.14亿元。其中寿光懋隆由华融农业接盘。2025年2月,公司将对寿光宝隆的 1.69 亿元债权转让给寿光国资旗下的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交易完成后寿光宝隆对公司欠款为 2.92 亿元。
2025年3月11日,公司披露公告称寿光宝隆因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而被法院受理其破产清算申请。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财务资助款的回款情况,公司用表格的形式回复如下:
图片来源:回复函
至于此次大幅减持的智梦控股,原来此前是通过二级市场入主公司的!
资料显示,其与山东墨龙一样来自山东寿光,成立于2020年3月,注册资本为3亿元。控股股东为薛明亮(持股比例67%),共计9名自然人股东。
据中国基金报,自2021年2月起,智梦控股及磐金置业、鸿森物流、瑞森新材等通过二级市场持续买入山东墨龙H股,当时山东墨龙H股股价显著低于A股(例如智梦控股买入均价为1.97港元/股)。首次举牌发生在2021年3月,此后智梦控股方面继续增持至2021年5月,累计持股比例达20%,仅次于山东墨龙第一大股东寿光国资(持股29.53%)此次大幅减持后,智梦控股由第二大股东变更为第三大股东(第二大为港股通)。
目前为第三大股东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尾声
整个2024年公司虽通过资产出售实现“摘帽”,但扣非净利润仍连续亏损,意味着重回增长路径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2025年一季度业绩改善,又给了市场以希望。广大投资者在面对这样的公司时,要擦亮眼睛,关注公司的长期价值,以免陷入短期波动的泥潭。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article_adlist-->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创牛配资,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阳德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